close

A、1~3個月:發出沒有意義的咕咕聲音,主要是因為寶寶的口腔活動發出來,並沒有特殊的語言含義。

B、4~6個月:如果有人和他說話,會咿咿啊啊地回應,發出笑聲;會因為高興而尖叫;哭鬧時,大人的安撫聲音,會讓他停止哭鬧或轉移注意力。
  
C、6~9個月:會發出一串的牙牙學語聲;會轉向聲源如電視、收音機;知道自己的名字;會試著模仿大人的聲音。

D、1歲:出現有意義的語彙,如爸爸、媽媽;會揮手表示再見;會模仿簡單的聲音,如汪汪。

E、1歲半:會說的語彙增多,可以使用簡單語匯與人互動、表達意思;會了解別人給予的簡單指令,如抱抱、親親;會跟著大人仿說單字,如狗、花、車。

F、2歲:會用語匯或不完整句子,要求別人做什麼,如喝水、給我;會重復句子的最後一二個字;會認得電視上常見之物;如果語言發展快速的孩子,甚至可以說出清楚的常用句子。

童年,只有一次!如何在0-3歲的關鍵期,因材施教,創造成長優勢,並造就日後的優質兒童,本篇彙整了心智科醫師、幼教專家與幼兒音樂教育者等多方面專業意見,分就「語言教育」、u音樂教育」、「多元潛能開發」、「EQ增進法」四方面作探討,以作為家長為家中寶貝規劃教育藍圖的一個參考。

【PART1】語言教育
寶寶的語言發展歷程
0 - 1歲:
*2-3個月大開始會以嘰嘰咕咕的聲音來回應父母。
*6個月大左右,開始會表現微笑或是發出笑聲。
*對聲音有回應,並會試著轉頭尋找聲音源。
*會用哭聲、眼光或姿勢表達自己的生理欲求(如肚子餓)。
*8個月大左右,逐漸瞭解一些簡單的字彙,並能發出更多的音。

1-2歲:
*開始牙牙學語,發出第一個語彙。
*開始模仿成人說話時的表情、聲調起伏或手勢。
*聽得懂的單字或語彙愈來愈多,包括一些物品的名稱或父母的簡單口語指令。
*1歲半左右,能說出一些他所常聽到的單字(爸、媽、抱等)。

2-3歲:
*能說出更多的語彙(約30-50個),包括自己的年齡或名字。
*嘗試組合語彙。
*開始會發問、輪流式的對話。
*能瞭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。
*3歲左右,開始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。

如何促進語言發展
1.提供良好學習環境:
0-3歲時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,家長常對寶寶說話,給予多元刺激與正確發音的教導,便能在良好的環境中自然學會語言。

2.利用輔助教材:
針對0-3歲寶寶學習語言的輔助教材琳瑯滿目,家長可以多打聽比較,運用得宜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;而父母自己唱歌給寶寶聽,兼具語言與音感刺激,可讓語言學習效果更好。

3.模仿練習:
除了雙親以外,家中任何成員都可以是寶寶的發聲模仿對象;若是獨生子女,除了上托兒所或幼稚園外,家長可多製造寶寶跟親戚或是鄰居幼兒接觸的機會,作為彼此模仿練習的對象。

4.多給予發聲機會:
對於寶寶所發出的任何聲音,多多回應、傾聽,逐漸會說話以後,再適時給予糾正與鼓勵。

* BOX:雙語教育要趁早?
英文已正式列入國小正規課程中,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,施行雙語教育的托兒所或是幼稚園,成了家的最愛。

但幼教專家提醒,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良好的雙語能力,並不是上雙語幼稚園就夠了,語言環境的塑造也是很重要的。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強,為了讓幼兒從小生活在雙語或多語言環境中,不只是英文,家中成員可分別就自己拿手的第二外國語或各地方言,與幼兒作交談或互動,家長會驚訝的發現到,學習力宛若吸水海棉般的幼兒,在短期間內就能學會多種語言。

若是家長自身外文能力不錯,並希望幼兒的語言能力更為專精,可以塑造一個較為單一的語言環境。例如,早上一律用中文交談,下午則完全使用英文,盡量不要中英文夾雜,可避免學習上的混淆。

影響語言發展的因素
1. 智力
2. 性別
3. 環境

幼兒該不該看電視,相信是許多幼教專家與家長仍在爭論的話題。平心而論,電視的發明,的確為人類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,但也相對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。

對年幼的寶寶而言,看電視並非不好,它的聲光效果,不但容易吸引寶寶,也提供了多元刺激(如語言、色彩與音樂等);但它只是一個被觀賞體,無法與寶寶作互動,所提供的刺激雖多元,卻是單向性的,終究比不上與真人作語言互動的效果。

此外,由於有線電視的加入,幼兒常會在無意間看到不適宜的節目,不但戕害幼兒心靈,還會造成不當模仿。最好的方式是由家長陪著一起觀賞,選擇一些優質卡通或兒童節目,同時作機會教育,告訴幼兒哪些是不該學習或模仿的,看電視的時間也不宜過長,以免傷害視力。

全語言教育 增進寶寶語言能力
專家 / 周念麗(教育學系心理研究室主任)

寶寶說話及認字能力的快與慢,通常有一定的進展,不過,如果將生活中打造出一個全語言的環境,就能使寶寶進步神速。

青青的媽媽來信:
我家的青青已經快2歲了。可是話還說不清楚,除了叫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,很少使用其他的辭彙。我們很擔心他的語言發展不好。請問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儘快提高他的語言能力?

小梅的爸爸來信:
我們想讓寶寶(今年2歲半)儘早識字,給他買了一大堆圖畫書。可他一拿到書就扔掉。對文字一點興趣也沒有。能否用什麼方法使寶寶喜歡認字?)

什麼是全語言教育?
青青和小梅的爸媽來信,反映了現代父母們普遍關心的問題,那就是寶寶的語言智慧如何才能得到培養和提升。

要培養寶寶的語言智慧,最重要的就是要將寶寶置於現實生活之中,用全語言教育的方法來進行。

所謂的全語言教育方法,就是將生活中的一切環境都作為語言教育的環境。由於寶寶還小,爸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資源,只與寶寶在一起的時間,就跟他們說話,或利用映入眼簾的文字符號等和他們對話、與他們進行語言交流。

全語言教育的三大理念
1.注重口頭交流
當爸媽餵寶寶吃飯、幫他洗澡,或是帶著寶寶外出時,都是和寶寶進行口頭言語交流的絕佳機會。我們可以將所聞所見結合起來,跟寶寶述說。
例如削水果給寶寶吃的時候,就可以告訴他水果的名稱或其他關聯水果的名稱。或是帶著寶寶外出時,沿途的景物,均可作為與寶寶談話的內容。

2.營造家庭氣氛
全語言教育的關鍵是營造一個學習語言的氛圍。為使寶寶能夠感受到閱讀的樂趣,增強他對文字的興趣,在家裡最好要有濃郁的書香氣息。也就是,爸媽也要有手不釋卷的習慣,並經常抱著寶寶,告訴寶寶爸爸媽媽在看書,使他瞭解看書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同時,爸媽還可以多帶寶寶到親子圖畫書館、書店等地方,在那裡寶寶不僅可以看到更多的書,還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濃厚的讀書氣氛。

3.圖畫書是入門工具
在寶寶語言發展關鍵期內,及時地為寶寶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,圖畫書是最好的工具,因為它是寶寶理解圖畫符號到文字符號,從學習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過渡的得力助手,它能幫助寶寶從非言語交際向口語交際轉換,從口頭語言交際向書面語言轉換。因此,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圖畫書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
全語言教育的方法
1.睡前故事
聲音對於寶寶來說十分重要,因為他們對書面語言尚不熟悉。因此聽覺閱讀十分有利於寶寶語言智能的發展。可以每天在寶寶入睡前為他們朗讀故事。爸媽的朗讀必須咬字清晰、語調抑揚頓挫、富有感染力,朗讀不必完全照書中的文字,可根據故事情節增添一些形容詞或趣味詞句,培養寶寶的傾聽能力。

2.看圖書畫面
爸媽可用手指頭隨故事情節在畫面上移動,也可提出一些觀察的問題,如:他又換了一件什麼衣服?住在什麼地方?手裡拿著什麼?等文字語言以外的內容。

3.重述一次
講完一個故事應與寶寶一起交談,讓寶寶可以將主要內容複述一次。以便寶寶理解故事情節,增強口頭言語的能力。當寶寶在說的時候,爸媽也必須注意傾聽,並加以引導。

全語言教育的準備期
當寶寶還處於1~3歲的嬰幼期時,我們可以讓他們經歷「前圖畫書閱讀經驗」、「前識字經驗」和「前書寫經驗」來增強他們對語言的興趣和敏感性,為日後的語言智慧打下基礎。

1.前圖畫書閱讀經驗
前圖畫書閱讀經驗,就是讓寶寶有以下經驗:翻閱圖畫書的經驗,掌握翻圖畫書的手部動作;會看畫面,能從中發現人物表情、動作、背景,將之串連起來理解故事情節;理解圖畫書畫面、文字與口語對應關係的經驗,會用口語講出畫面內容,或聽爸媽唸圖畫書,知道爸媽是在講故事書的內容。

2.前識字經驗
提供給寶寶前識字經驗有個方向:讓他知道文字有具體的意義,例如可以唸出故事書中的文字;或以圖卡把文字、口語與概念對應起來;讓寶寶知道寫信可以告訴他人事情,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經驗。

3.前書寫經驗
讓寶寶學會握筆等方法,包括培養寶寶對文字的觀察、比較和分類能力。剛開始只需讓寶寶亂寫、亂畫,不需要真的要求寫出字來。

實用方法
方法一:讓寶寶聆聽奇妙的聲音
目的:熟悉各種聲音、練習發音。
道具:準備鬧鐘、電話或其他具有發聲能力的玩具。
步驟:
1.爸媽運用鬧鐘、電話或其他發聲玩具等,製造各種物品的發聲或動物的叫聲,請寶寶猜猜這是誰發出的聲音,發出的什麼聲音。
2.爸媽說出某一事物,請寶寶模仿發聲。例如爸媽說,「小汽車,叭叭叭;大卡車,碰碰碰;小蜜蜂,嗡嗡嗡」。爸媽鼓勵寶寶負責說出「叭叭叭、碰碰碰、嗡嗡嗡」等配對聲音。

方法二:聲音加動作
目的:聲音與動作結合,可以增加趣味性,也可活動寶寶的肢體。
步驟:
1.在模仿聲音的同時爸媽可以與寶寶共同做出動作。如學發出汽車喇叭的聲音時,可與寶寶模仿手握方向盤的樣子,然後四處跑動;學發出小花貓的聲音時,可與寶寶模仿花貓走路時輕巧的樣子。
2.從簡單的疊詞如「叭叭」,向複雜的聲詞變化「嘀噠噠,嗚——」,並注意複雜聲詞的節奏感。
3.如果寶寶能發出某種模擬聲音後,可進一步問寶寶:「你在哪裡聽到的啊?」如果寶寶能夠回答,還可與寶寶一起去該地點重聽一次,身歷其境來驗證或修改寶寶的發音。

方法三:寶寶與娃娃做遊戲
目的:讓寶寶熟悉名詞、加深對動詞的理解。
道具:準備寶寶平時經常接觸並喜愛的各種絨毛玩具(例如小兔、小熊)。
步驟:
1.把各種玩具放在寶寶四周,但放在寶寶的視線範圍內。
2.引導寶寶與玩具有互動。例如「把小兔帶到我這裡來好嗎?」等寶寶拿來,放在爸媽手中,爸媽對寶寶說「謝謝」。
3.繼續發出指令:如「帶小兔到娃娃家做客好嗎?」、「讓小兔去搖籃裡睡覺好嗎?」等。看寶寶是否能正確理解所說地點的含義及其動作是否正確。
4.用同樣的方法利用不同的玩具反覆遊戲,看寶寶是否熟悉及正確理解不同玩具的名稱。

重點提醒
*遊戲熟練之後,所選的物品可以增多,如添加日常真實物品,以擴展寶寶的名詞認知;指令可以多樣化,如「給小兔穿衣服」、「餵小兔吃飯」等,幫助寶寶提高理解能力。
*遊戲開始時,不要選擇數量過多的玩具,1~2個即可。寶寶熟練後,再適當增加玩具的數量和種類,以幫助寶寶提高理解力。
*遊戲時最主要的是寶寶的興趣及耐心。如果寶寶表現出不願意繼續或厭煩的情緒,爸媽不應強迫;在寶寶玩得十分投入而不願意停止時,爸媽也不要隨意中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yichun09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